实验动物及其分类

什么是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动物的育种目的是科学研究。为了获得背景清晰、表型稳定、反应均一的动物,人们把自然界中具有科学研究应用价值的动物在一定的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下,以特定的遗传控制繁育手段保留其科学研究所需的独特生物学特性,定向培育处遗传稳定来源清楚的动物种群,并通过生物净化的方式排除病原体的干扰。所以,实验动物有着严格的遗传、微生物、环境和营养控制,以确保其质量,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

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哪些?

    传统的实验动物绝大多数是脊椎动物门的哺乳纲动物,较常用的有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犬、猪、猴等。此外,鉴于东方田鼠、树鼩、雪貂等野生动物具有特殊的实验应用价值,近年来这些动物的实验动物化工作正在陆续开展。而线虫、果蝇、家蚕、斑马鱼、爪蟾等非哺乳纲的动物由于具有价格低廉、操作方便、特性明确等独特优势也逐渐被开发成为新兴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的遗传分类

    我国实验动物国家标准GB 14925-2010规定,根据遗传特点的不同,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封闭群、杂交群。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等级分类

    我国实验动物国家标准 GB 14922.1-2001和GB 14922.2-2001规定,根据对实验动物体内外所携带微生物与寄生虫的控制要求不同,实验动物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等级分类均为:普通级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2023年7月开始执行的新国家标准(GB14922-2022)删除了“清洁级”分类。